400-8510-118
当前位置:辽源货站118  -  本地文章  -  物流新闻

多式联运成为行业聚焦热点,物流企业迎来新机遇!

2021-04-30 08:37:08 来源:货站118 评论:0 浏览量:4417

  近年来,多式联运成为行业专家们聚焦的热点,铁水空、快递、快运甚至设备企业,都在尝试推进。今日,本文带你了解,各类企业如何布局多式联运。


  核心导读:


  1)10种多式联运方式中,公铁联运、公水联运、中欧班列是三种主流模式;


  2)短途车货匹配可抓住多式联运接口端的机会,依托价格与时效优势,形成港口、场站、机场之间的货物流通闭环,解决货物衔接问题;


  3)行业内未来必将出现巨头,合并前端所有小散货代以及客户的货物收集,以最低的干线成本运至收货地;


  4)混改制将推动民营物流企业进入多式联运规划体系,成为利益与责任的共同体。


  1、多式联运概述


  1.1 基本概念


  多式联运是由两种或以上的不同运输方式通过衔接转运而完成的一种复合运输,一般以集装箱运输为主;但并不是所有的多式联运都是集装箱运输,例如大宗货物散货多式联运以及半挂车或整车多式联运等。


  1.2 模式分类


  我们将市场上五种不同运输模式陆运、海运、空运、铁运、管道运输作两两结合,可以得到十种多式联运运输方式。目前,市场中常见的为海陆联运、陆空联运、公铁联运、海铁联运、陆运+管道、海运+管道六种运输模式;其中,主流的方式为公铁联运、公水联运,其余四种运输方式由于特点相冲或是无法达成,所以市场并未推行。


  1.3 行业特点


  1)货源差异


  煤炭、焦炭、矿石、钢铁等大宗「黑货」,具有计划性强、体量大、运输价格较低的特点,纯公路运输无法满足运输要求,需要用到铁路/水路+公路的联运方式。干线运输时,可以直接用火车或船舶进行替代;前端收货以及后端分流,则需要一些灵活的个性化服务,此时用公路运输更为妥当。


  相对而言,零散「白货」如日常用品、纺织品、农产品、电子产品等,品类多而杂,发货频次较高但单批次货量较少,对时效的要求较高,不适宜采用多式联运。


  2)距离限制


  货物长距离运输(一般为600km以上)时,可采用多式联运。这是因为铁路、水路具有运距长、时效慢的特点,而远距离的公路运输相对而言成本过高,所以对于一些没有时效要求的普货运输,可以将干线运输用铁路或水路替代;另一方面,对于时效需求特别强的货品运输,可以将干线转变为空运。


  2、多式联运的发展


  2.1 市场规模


  近几年,国家接连颁布一系列改革政策。多式联运获得进一步发展后,2017年我国多式联运货量达17.47亿吨,较2015年的12.11亿吨同比增加44.26%,增速较快。但「一根木板并撬不起一颗地球」,哪怕增速再快,多式联运在国内的体量依旧较小,发展水平较低,仅占全国货运总量的2.9%。


  来源:智研咨询


  2.2 现状分析


  1)基础设施规划衔接较差


  多式联运一般要求几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而我国在港口、铁路站台的规划方面严重落后。由于长江沿岸比如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港口离铁路站台较远,在进行多式联运的过程中需要承担中转的成本,因此实现铁水、空桥、空铁联运的难度较大。


  2)货量不足,空驶率较高


  在公铁联运中,物流企业将货物卖给铁路货代,完成干线的铁路运输。然而,大部分货代或企业的货量无法装满列车,也就无法发挥列车的最大使用效益。此外,还会出现因未协调好货物交付时间,而无法在预约车次后的规定时间内将货物装至列车,导致列车到点直接封门开走的现象。较高的空驶率,直接导致了物流成本上升。


  2.3 时效与成本的对比


  1)时效对比


  在时效方面,空运是五种运输模式中效率最高的运输方式,一般可以将运输时长缩短为一天;第二梯队为铁路和公路,但铁路一般受地形影响较大,没有公路运输那么稳定;船舶运输的运输速度最慢;管道运输受货物形态、管道半径的制约,无法有效评估。


  2)成本对比



  在成本方面,数据显示,水路运输每吨公里价格最低,不到0.01元,而公水联运的主要成本集中于转运及短驳费用;航空货运因有飞机的维护费、保险、装卸费等,成本最高,高于每吨公里1.3元;与铁路、水路相比,公路运输的吨公里价格偏高,所以在长距离运输中,适宜采用公铁或公水的联运方式进行替代,以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


  3、众多玩家入局


  随着向综合物流服务商的加速转型,快递企业已不再满足单独使用公路或航空运输,发展多式联运已经成为其多元运输方式、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


  不过,目前这些尝试都还处于前期的摸索阶段,尚未形成规模。


  4、国家政策扶持


  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是我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工作,是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径。

  2018年12月25日,国家有关部门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


  ,规划到2010年,以“干线运输+区域分拨”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多式联运网络基本建立,全国铁路货运周转量比重提升到30%左右,500公里以上长距离公路运量大幅减少,铁路集装箱运输比重和集装箱铁水联运比重大幅提高,航空货运周转量比重明显提升。业内人士表示,顶层设计的持续发力,将给多式联运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把物流中心的规划和城市物流业的布局放置于城市规划的重要位置。加强城市物流中心建设,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形成公路与铁路、水运、航空多式联运、互联互通的智能物流网,为产业和城市服务。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
400-8510-118
  • Q Q: 31005388
  • 微信: huozhan118
  • 客服微信二维码
  •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小程序
Copyright © 2025 “辽源货站118”版权所有  |  ICP证:冀ICP备2020021108号-2  |  技术支持:框分类信息系统(v2025.1)  |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